2020年06月28日 牧者感言

『「這麼遠那麼近」之日本短宣之旅』 吳金煌牧師(領隊/聯會執行幹事)

日本和澳門有著「這麼遠那麼近」的關係,包括宣教的殉道歷史。不論是早於在16世紀下半葉,日本長崎就以果阿與澳門為中心的「南蠻貿易」航線的最終站(1)。然而,在澳門就有25位日本人有名字記錄葬在大三巴教堂,而有不少日本殉道者遺骨保存在澳門外,更是在1614年1月27日日本德川家康下令所有教士離開日本,其中最少有287位嫁給葡萄牙人的日本婦女及子女被流放至澳門(2)。

現在存放在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方濟會相關之二十三名殉道者的十字架刑》(フランシスコ会関係23人の礫刑),就是一幅描繪在日本長崎26人殉道的事蹟(3)。或許,我們身在澳門一直沒有察覺以上的事實,也不一定聯想到日本殉教歷史連上澳門。

我們宣道會是第一次舉辦日本短宣隊,是次先行以華人為目標,從而開始了日本宣教的認識和參與。我們不單是在集訓認識聖經中宣教的根據、日本宣教歷史的一些認知、日本當地的文化、日本福音策略的情況。更是藉著是次短宣行程,透過參與日本福岡華人宣道會的宣教學習和服事,包括聆聽邵牧師伉儷蒙召服事主的分享、參加日本福岡華人宣道會主日崇拜(包括證道、見證和兒童主日學)、參加福岡一間日本人教會的平安夜聚會(包括當晚兒童佈道會信息)、長崎宣教之旅等去具體認知和體會「宣教的聖經、歷史、文化、策略」四大方面。從而讓我們不是只在乎成為日本宣教歷史的一點痕跡,而是感受和認知日本宣教的需要和參與機會。

另外,我們除了學習和服事外,更是在短宣最後的兩日前往長崎進行兩日一夜退修,讓我們沉澱短宣行程所得、默想殉道者跟隨主到底的原由、反思自己愛主愛人的心和更新人生的召命等。

我們嘗試從以下兩位牧者和9位隊員的日本短宣隊感言分享去感受和體會日本福音的需要。

*************************************************************************

(一)2019年日本短宣隊牧者感言

1.吳劉月明師母(副領隊/新橋堂傳道/宣道中心堂傳道)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參加是次短宣隊,認識在景點、消費和潮流文化背後的日本〜沉重的宣教歷史和偌大的福音需要,神愛日本人,也愛日本的華人!

感謝神讓我仍有生命和健康可以參加是次短宣隊,兩地的見證如同雲彩圍繞我,宣教的使命將我們連結,也幫助我們反思、突破和成長,主的愛激勵我們!

感謝神,每一趟的短宣之旅都是信心之旅,每一次主的恩典都夠用,特別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不是我們能,而是祢能,每一次都是觀看祢奇妙的作為!

感謝神,每一次的短宣都非偶然,每一次的相遇同行都是恩典,每一次都是生命中恩典的記號!

在疫情下回顧這一切,更覺沒有必然,更是感恩!

2.梁杜燕玲傳道(氹仔堂堂主任)之「臨場變陣」

這次在日本人的教會中,我隊完全起不了甚麼作用,因為語言不通。倒是在華人教會中,我們可以有一些的參與。我和幾位年青小伙子一起帶兒童主日學。雖然預先安排了的內容在現場不能用上,而且還要把16個3-14歲的孩子「牢牢」的困在一個房間,不能分班,更不讓孩子走動,以免樓下鄰居的投訴而影響日後場地的借用。

臨場變陣,原是短宣隊要有的彈性,很快我們即時改為粉墨登場演譯耶穌出生的故事,並和孩子們玩「認識澳門」的遊戲。我也不敢相信,就這樣完成了兩個小時的兒童聚會。感激幾位搭檔「豁」出去的侍奉。

在另一個福音聚會中,有20位慕道華人出席,而我們有機會與他們分享,求主幫助福音的信息留在他們心中。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神竟然託付我這脆弱的人去參與「神愛世人」的大任。這真叫我汗顏,也更要在神和人面前走純全正直的路。

(二)2019年日本短宣隊感言節錄

1.梁梁定雄姊妹(宣道中心堂)

今次的日本短宣之旅,如果要數其中最深刻體驗的,就是能去短宣原來是非必然的。因為在出發前幾個月,我的身體頸椎和腰椎都出現了嚴重的神經痛症,記得在短宣出發前一天,我又因神經痛痛至連下床也有點困難,那刻我崩潰了,我哭著禱告尋求神的旨意,永遠記得在出發前一天的下午,我望著早已執拾好的行李箱,我第一次發現到其實人真的是何等的渺小,感恩吃藥休息一晚後,早上起床時,我發現身體起臥的情況竟然順暢了很多,為著此事,真的要說聲:「哈利路亞,感謝神!」

藉此我也鼓勵弟兄姊妹好好趁自己年青,體力還可以時,多去不同的地方短宣,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短宣不單是你個人的一種生活體驗,也會使你在個人信仰生命上得以成長。我們團隊各人,平時就活像一粒普通不過的珍珠,但神藉著今次日本短宣的各項事奉,將我們各人連在一起,讓我們在串連中發出強大的光芒,榮耀歸於神!

2.羅佩玲姊妹(宣道中心堂)

曾經到日本旅遊,而短宣則是第一次。未出發已有很多想像的畫面,在跨文化背景,語言不通,不諳日語的情況下,可以怎樣向當地人傳福音呢?原來,是次短宣到的教會主要以華人教會為主,對我來說,說普通話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在偶然的機會下,在華人教會內被安排與一位日本女士陪談。很感恩,我能夠用英語與她對話。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經歷,少有日本人願意用英語溝通。

另外,對我印象特別深的地方,就是參觀原爆公園和平和公園。一般而言,到日本旅遊,多數想像很多吃喝玩樂的畫面,但長崎這個地方,背負很多歷史創傷。畫風一轉變得極為沉重,從未想像過這種很大反差。歷史總是如實地反映過去沉重的傷痕。很矛盾,原子彈關鍵的投下,讓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但這地受波及的居民呢?一併地被消失在這個世界,又有誰關心他們?對我來說,戰爭並不是遙遠的事,時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信仰,作和平之子。

3.林之蕙姊妹(氹仔堂)

與邵牧師夫婦的晚餐給了我很大感動,看到被神揀選、磨練的忠心僕人,他們的見證再一次豐富了我的靈命。但看到邵牧師的教會的昨天和今天,很痛心日本這個先進及文明的國家,卻是一塊福音的硬石地,為什麼人的心寧願追求各種所謂的神,卻漠視創造天地的主?

長崎的一天閱讀了日本的曾經歷史,重溫了聖徒的足跡,難以想像聖徒所經歷的苦難,應該説是不敢細想,這一個月聖徒們是經歷了何等的苦刑?太揪心…

匆匆的六天已成了昨天,但在短宣隊每個成員的心中卻留下深刻與美好的一頁,亦為我們日後在各自事奉主的職份中,儲存起一份養料。

哈利路亞,讚美主!

4.甘秀敏姊妹(宣道中心堂)之「歷史。經歷。恩典」

一直對日本人的印象是安靜、內斂及含蓄,總有種抑壓的情緒在裡頭。所以很好奇福音究竟是如何在日本傳開。於是參加了這次的短宣。

在長崎的沉默之旅發現,原來日本的福音傳入和澳門也有著密切的關係,不過更讓我震撼的是,當年宣教士及信徒們對信仰的堅持,並為此而殉道,雖然對歷史的認識不深,但一件又一件實實在在的歷史遺跡放在眼前,讓人不禁地反思到戰爭的禍害以及當時的壓迫。換作是自己,能有信心做到寧死不屈嗎?

最後,最特別的是,參加了日本人教會的平安夜聚會,第一次參與完全聽不明白的聚會,感謝神有姐妹翻譯了一下。整個聚會的感覺就是很日本,但最後一齊唱Hallelujah 這首詩歌的時候,完全雞皮疙瘩,有點感動得想落淚,因爲除了實在唱得太好之外,雖然我們不同語言,但我們都在敬拜讚美同一位神,紀念耶穌的誕生。我們愛認識的人容易,但愛不認識的人卻有點難,神愛世人這個好消息,先不說陌生人,有帶給身邊的人嗎?

5.劉素娟姊妹(宣道中心堂)

出發前,心情很緊張,因為去日本的次數很多,然而短宣卻是第一次。今次的短宣之旅很有意義,除了平安夜及聖誕節要在日本度過,我們的隊員還要在主日崇拜負擔兒崇及司事的工作。我是一名教師,講學本是拿手絕活,然而擔任兒崇工作卻使我害怕。我的聖經基礎薄弱,害怕講述時出了錯漏。幸得隊員的鼓勵,我才放下擔憂,勇敢面對兒崇的工作。其中一位隊員對我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這一句金句儆醒了我,從小到大,我習慣了靠自己,然而自我放大,卻忘了短宣的目的並非個人表演,而是事奉神。

短宣的另一站是參觀長崎的大浦天主堂丶26人殉教地及紀念館丶原爆公園及平和公園。當我看到從前烈士的宣教足跡,內心是十分感動,因為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宣教之路。而原爆公園就讓我深深感受到戰火無情但人間有愛。

在短宣過程中,牧師講過一句話:唯有知足及敬虔乃是大利。在豐富的物質生活下,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所想所求,是否符合神的心意。在這個聖誕節,也希望地上的生靈頌讚主恩,並希望自己重新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我是一個對自我要求很嚴謹的人,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信心不足,所以很容易不開心。有時會因害怕破壞關係而選擇忍耐,但正因如此,我逐漸害怕與人相處。當我在大浦天主堂駐足凝視時,我被烈士們的勇敢所折服。雖然面對複雜人際關係我仍膽怯,面對别人的惡意抨擊我仍會難受,但我覺得生命是不斷成長的歷程,希望我會逐漸剛強膽壯。並且希望自己學習逐漸放手,讓神去指引自己未來的方向。

6.余陳燕珊姊妹(宣道中心堂)

第一次參加日本教會的平安夜聚會,場內漆黑一片,氣氛嚴肅。數支燭光映照着十字架和一些聖誕擺設,正中央有一燈臺,立着數支有待點燃的紅燭。琴音響起,帶領人進入思念‧‧‧隨後會眾一起唱讚美詩,或許日本人從小學習音樂的緣故,只需一聲令下,全會眾一起四部合唱, 歌聲猶如天使讚美‧‧‧

以往聖誕節這些日子,嘉年華、報佳音、佈道會、聚餐‧‧‧緊接着年終感恩會、新年家事,一件接一件,是最忙碌的日子。記念耶穌出生的儀式,逐漸簡化成切生日蛋糕。或許是否該省思,在服侍的同時,不會因為忙碌而令到信仰失去質感?或許,生活真的需要一點儀式感,信仰亦然。

「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村上春樹

7.余兆聰弟兄(宣道中心堂)

今次的日本短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聽到邵牧師和邵師母的分享。在邵牧師的分享中,我看見上帝的恩典如何讓他離開自己所住的地方—中國,走進一個民族意識上是敵人的地方—日本。而邵牧師離開的時候正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這時候正逼迫大量參與民運的青年,所以邵牧師能離開中國到日本留學絶對不是一件易事。邵牧師初信主雖然很有熱忱,但卻充滿疑問。正如他分享時形容自己「為甚麼我信主會信得那麼苦?」他本來因為想更多的了解信仰而準備報讀神學院,但又因為與當時他很仰慕的牧師鬧翻而一度想放棄。然而上帝這時卻將他所有的出路都堵住,最後邵牧師只能順服上帝的帶領決定修讀神學。尋找神學院的過程一波三折,最終他信靠上帝的安排在新加坡修讀神學。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上帝如何引導人去順靠祂,過程可能一點都不好受,甚至在其他人眼中會被形容為倒楣。但邵牧師卻在神學院中明白了為何當時會信主信得那麼苦,他形容當時的信只是信靠那位牧師,而非真正信靠上帝。所以,當牧師軟弱時,他就被絆倒了。然而人要順服那位看不見的上帝,學習祂的話語,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願我今後能更順服、更謙卑的聆聽上帝的話語。

8.邵懷宇弟兄(宣道中心堂)

這次對短宣印象較深的兩件事,一是看到短宣隊12個隊員大家各司其職,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用,另外一個就是在福岡旅館和邵牧師師母一起吃完日本便當後,我們圍成一圈聽邵牧師和邵師母的見證分享,大家被邵牧師師母看似平凡卻又真實有力的見證大大的感動了。

另我也分享討論一下一些更深的屬靈心得。在我回過頭去反思在這個日本短宣之旅中,我自己的心理感受時,一個聖經的比喻故事總是浮現出來,就是在馬太福音21章28至31節。我也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些大兒子的狀態和二兒子的狀態。大兒子的行為狀態上,這次短宣之旅因為是要去我們以前在日本福岡的母會,我們在裡面要起一定的聯繫和橋樑作用,過去之後又有很多東西和細節要去落實,因此知道一定會在前期要有很多梳理細節,過程中要高度集中認真負責,這是我們肉體不是很願意的,但是感謝神的是,祂已經很清楚的讓我看到,這次去一定會對我們和孩子們信仰上有很大的建立和堅固,所以也就甘心的去做了,也確實看到了在眾人身上以及我們一家身上結出了很多果子。我印象中一個深刻的片段是在長崎二十六聖人紀念館中一個陳列館,小葵靜靜的盯著一個中世紀一個母親和小孩因為堅守信仰而被捆綁著燒死的插畫。我想我們父母看到這一幕都會心理很複雜,一方面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一方面知道她們持守信仰一定也會遇到很多世界的逼迫。所以我們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學會把兒女交給神,我相信我們父母真的無法站立得住。我記得陶恕剛有女兒時,也有一陣子無法把她完全交給神,後來他還是做好了這個功課了。

關於這次短宣中我自己像小兒子的地方,也就是一直還沒有很好歸正的地方。對一些人而言,事情做成做好很容易,但是做到很盡職很完善,就是從90分做到100分這個最後10分的階段,卻是要比做好前面的90分要多花十倍的時間和精力去努力,我覺得這個上面我這個功課一直還在。這個功課在我的工作中,在我的家庭裡,在我的信仰上已經多少年了,可是順服是個多麼難的功課呀!當然也因為我們的神幫我們這樣看到自己的罪,看到自己對神的虧欠,從而感恩自己的不配的生活,這也使得我們個人的悔改在自願地一點一點的形成和壯大,哪一天也會結出更多聖靈的果子了。

9.邵張筠姊妹(宣道中心堂)

是次短宣,能夠回到我熟悉的教會侍奉,見到熟悉的弟兄姐妹,聽著熟悉的司琴聲和話語,三年前在這裡的種種回憶即刻湧了出來,淚水不住的在我眼眶裡打著轉。邵牧師、師母還是老樣子,雖大病初癒的身體大不如從前康健,但講話還是很有力,神話語的能力真的可以掩蓋人身體的軟弱,講起道來牧師還是顯得那麼有朝氣和有活力。感謝主保守和賜福他忠心的僕人。我們的吳牧師也是一樣,給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22號這一天,早晚他要好辛苦的準備兩次講道,第二次還要用不熟悉的語言。雖然牧師也有腰患,但站在講台上的那一刻真的是容光煥發,親和力和感染力爆棚,使我更加相信有神的同在就是可以滿有力量,以馬內利!

*************************************************************************

當我閱讀兩位教牧同工和九位弟兄姊妹所撰寫的內容,就再次回憶日本短宣行程中,我們一起生活、體驗、學習、同工、成長。同時,我們見到日本的靈魂在呼喚——請差派宣教人員來到日本,將福音傳給我們。就像澳門和世界各地一樣的靈魂在渴望等候福音的到臨。

請問我們可以如何盡上一點責任和義務來參與拯救靈魂的宣教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時間出時間一起參與。就是透過禱告、差傳認獻、關懷宣教同工、參加短宣隊、奉獻半年至一年時間參加宣教體驗計劃。甚或是受感動成為信徒宣教士、傳道人、宣教士。

(1)請參 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97/2197 。

(2)請參 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17/252 。

(3)請參 https://navstory.co/macau-twenty-six-martyrs-of-japan/ 。

↑往上

 

2020年06月21日 牧者感言

『父愛的偉大』 陳卓垣傳道

藝人邰正宵能到台灣學醫都是他父親好辛苦去賺錢供應他。他父親辛勞籌錢為兒子付學費和生活費,可見父愛真偉大!今天是父親節,這是個感恩的日子,也應該是天下父親最開心的日子。父親形象或角色是對孩子十分重要的,孩子們從小到長大都受父親的蔭庇和看顧,在孩子的心中父親就是偉人。孩子們長大後,在他們心靈深處總希望常有父親。有一天當父親年紀老邁,患了重病離開世界,兒女們總是覺得茫然若有所失。

每個家庭父親的角色都極為重要,因為每個家庭都需要父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親的陪伴和教導,父親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以下幾個是不可缺的塑造元素:

第一,孩子們需要認同感,需要鼓勵。人在小時候都以父親為偶像,覺得父親很有本領,父親講的話都是對的,而父親是我們學效的典範和榜樣。

第二,孩子們需要安全感。我們作小孩子的時候,當家庭遇到困難,父親總有辦法把事情解決了,有了父親,就有安全感。即使長大以後,在動盪的世界中,我們仍在尋找安全感。

第三,孩子們需要有自我價值感。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從小缺乏父愛的孩子,行為比較容易偏差,因為沒有父親的愛,就難以自我評價。我們若有父親,不管人怎麼輕看我,我們知道在父親的面前我仍是珍貴的。所以父親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有父親的愛,人就被肯定,覺得自己有價值了。可以說地上的父親反映天父的慈愛,天父看我們也是何等珍貴。

父親節是一個感恩的日子,如果我們的父親還健在,我們如何對待他、孝敬他呢?聖經告訴我們,要聽從我們的父母,是理所當然的。在這裡,明顯告訴我們,我們除了要敬重父母,還要聽從父母,因為我們的父母有豐富的人生經驗。雖然時代的巨輪不斷的推進,有很多新鮮的事物出現。可是深信,我們的父母,因著他們過去所經歷的,足以指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們的父母,成為我們的幫助。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父母,是讓我們學習,表達敬重神所賜、很實際看得見的一個對象。聖經說:「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23:22,25) 你有否常常使父親歡喜呢?你有否抽出時間去陪陪他們呢?求主賜智慧給我們懂得孝敬父母,使他們歡喜。

↑往上

 

2020年06月14日 牧者感言

『人生風暴中的主宰』 張恩真傳道

今年的上半年因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家庭生活、學校生活、職場生活、教會生活、社交生活 ─ 或多或少都受到限制,例如:人際互動、交通往來、就業困難、經濟收入減少及物價波動。這些處境不論是否信主都需要面對,上帝並沒有應許我們天色常藍,有時也會遇上風暴來襲。

昔日主耶穌傳道時,祂帶領門徒到各處傳福音。某一天耶穌在湖邊教訓人,到了傍晚,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湖對岸去吧!』於是他們就帶耶穌上船出發,離開了人羣,只有一些船還跟在後面。可是,不久卻颳起了猛烈的風暴,巨浪打進船內,船裏開始進水了。耶穌正在船尾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他,喊著說:『老師,我們快淹死了,你都不在乎嗎?』耶穌醒來,喝斥狂風,又對浪說:『安靜!止住!』突然,風就停了下來,湖面一片平靜。他問門徒:『你們為甚麼害怕呢?還是沒有信心嗎?』門徒都驚恐不已,彼此相問:『這人到底是誰?連風浪都服從他!』」(馬可福音4章35-41節,《新普及譯本》)

經文告訴我們,門徒們面對突然其來的風暴束手無策,最後才向主耶穌發出近乎埋怨的求助。有時我們處於軟弱無助時,不一定會立即尋求主耶穌的幫助,結果反而質疑祂的愛。認為上帝不顧念才會遭遇厄運。其實主耶穌並沒有離開門徒,更不是不理會門徒的恐懼心情。當門徒叫醒祂時便隨即施展祂的大能平靜風浪。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可能出現無法掌控的人生風暴,像是婚姻出現危機、家庭不和睦、長期失業、自己或家人罹患嚴重疾病、求學或求職不順利等等。作為基督徒,我們不應該逃避人類生活的負擔和痛苦,但卻可以隨時向主耶穌尋求幫助與安慰。祂是我們的救主和生命主宰,祂完全明白我們的難處和渴望,祂有能力保守信靠祂的人得到平安。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求主幫助我們無論生活在順境或逆境都學習與主同行,聽從祂的教導,讓祂引領人生的每一步!

↑往上

最前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最後一頁

 

 


基督教宣道會澳門聯會 | 宣道中心 | 新橋堂 | 台山堂 | 感恩堂 | 氹仔堂 | 台山學生服務中心 | 澳宣培訓中心 | 宣信教育中心

最新消息 | 代禱事項 | 牧者感言| 聯絡我們